诚信是一个人行事的道德底线,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而在管理松懈的一些美容院,唯利是图践踏信誉者屡见不鲜,让人咋舌。
据某友透露,本为好友的张曼荣与徐岳(均化名),二人商议合开公司,共同投资转化一科研单位高新成果。高新成果转化,从成果到商品,从案例提炼到市场推广,从营销落地到资金回笼,可能需要2-3年。当成果全面投入开发转化,徐岳倾其所有投入大部分资金后,占15%股份比例的张曼荣迟迟资金未到位,最后投了协议股份比例的50%。当徐把几十年近千万倾出投入后,张一反常态拒绝履行股份协议,把徐置于尴尬境地。最后两人由好友演变为对薄公堂的仇人。为淡化矛盾,让成果转化不停滞,徐退张大部,寄望化结,但张不屈不饶,四处诋毁徐,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激化,至今未解。
谁是谁非,我们先不加评论,但张徐的这次投资纠纷却引发了一些思考。既是投资,应弄清什么是投资,投资应承担哪些风险。广义上而言,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投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担负风险。而现实生活中,在投资未有效益或投资受损的情况下,往往出现小投资埋怨大投资,小股东攻击大股东,总认为大投资大股东应担负投资责任,要承担投资损失甚至返退投资股金,那大股东的投资损失又找谁承担?于是出现撕咬。
据了解,张徐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都有独立的经营企业。张为一家美容连锁负责人,徐也有两家不同领域企业,按理不应为此发生纠纷,但不仅发生了纠纷,而且撕逼持续发酵。为了短期暂未见效的利益撕破脸皮,把比利益更珍贵的情谊撕成碎片,我们认为不必要也不值得。到底是信誉出现了危机,还是骨子里压根就没信誉,值得深思。
对美容业略做调查了解,发现当下美容业确实有一些潜在弊病存在,想要让这个行业有很好的发展,是需要解决这些潜在弊病,促使美容行业有一个稳定、规范、良性的发展环境,对美容企业、美容院及顾客都有很大好处。对此,我们应先分析这领域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在美容领域,美容院应以信誉与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保障。而美容院在人员素质上大部份良莠不齐,服务水平无法获取保障。许多美容院因为比较匮乏非常正规的技术培训机制,使得美容师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能真正持证上岗的人在所有的从业者中更是很少。在此种情况下,美容院就很难来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所以顾客因为美容被毁容的情况时有发生。再者,美容院存在严重诚信危机,对美容行业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家美容院的信誉,来自服务质量与承诺是否相同,从信口承诺的美容效果演变成欺骗顾客。和顾客产生纠纷以后,许多美容院也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带顾客到韩国、泰国做微整,或引导顾客到店里消费风险项目,当效果与期望形成一定反差,顾客感觉受骗讨说法,美容院总巧言令色回避,甚至百般推卸抵赖转嫁上游,大脑里缺乏基本的诚信服务意识。对顾客如此,那其他合作视为兴起或儿戏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旦发生矛盾冲突,被私利蒙蔽了双眼,张口闭口就去讨论谁骗谁,却从不检讨审视自己是不是骗了别人。如果贼人叫捉贼,骗子说被骗,那不成自己在煽自己了。本是悦容堂却成了毁容堂甚至坑人塘,大家肆无忌惮践踏规则,还去说三道四论是非,那世道不乱套才怪,法制国家也不容许你胡言乱语吧?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美业人"浮躁"。
美容业存在的潜在弊病应还很多,我们没法一一剖析,可否从几方面加以强化:一是提高从业素质和从业修养;二是强化专业度和合法性;三是细化服务保障和服务规则;四是增强安全意识和约束意识;五是增强包容性和规范性;六是提高从业门槛和从业资质;七是扩大视野积极创新融入主流;八是积极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增强服务能力;九是强化管理学习和研究发展走势;十是减少内损互撕,抱团同行。这些是连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行业才能朝着一个正确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行,为社会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环境。 (文/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