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太原 >> 人才 >> 正文

最新资讯

基础知识:游览历史古迹、文化名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08/1/22 12:52:00  阅读[7995]

历史古迹、文化名胜这一旅游资源内容十分丰富,他涉及古迹址、古建筑、古墓葬、古园林等,下面就这些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1.古遗址(包括古人类遗址和古文化遗址)  
  古人类遗址是自从人类发展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遗址,包括古人类化石、原始部落遗址、原始人生产和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及劳动产品等。由于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古老及反映人类起源的独特性质,对当今旅游者有一种奇妙而神秘的吸引力,所以,它们成了人文旅游资源中年代最古老的景观。人们通过对古人类遗址的观览,可以获得许多关于人类起源、史前人类建筑、生存环境、生产和活动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著名的有距今250万年的“元谋人”遗址,距今50~60万年的“蓝田人”遗址,距今40~5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等。除中国外,古人类遗址在世界其它地区也多有发现,如在非洲坦桑尼亚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了距今约300万年的“南方古猿”遗址。  
  古人类历史按生产工具性质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在距今250万年至1万年之间,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有云南元谋人、重庆巫山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安徽和县猿人、内蒙古河套猿人等。其中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村北京猿人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化石材料最齐全、最丰富的一处,是中外古人类遗址旅游价值最大的游览胜地之一。1921年,在这里发掘出古北京人的牙齿化石,1927年,又发掘出完整的头盖骨化石,1949年后,通过进一步的科学发掘,又发现了面骨、股骨、胫骨、锁骨等,还有石器骨器工具。所有发现表明,当时的北京猿人是洞穴群居,狩猎为主。在已经发现的洞穴中,有木炭、灰烬、烧石和烧骨的遗迹,说明40~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经能用火。  
  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多年,这时代的新人已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陶器和纺织,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类一只有5000多处,著名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其中仰韶文化遗址三面临水,北靠大山,面积达30万平方米。它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1951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队大规模挖掘,发现文物沉积厚达4米,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等陶器,大部分器皿有几何图案或动物花纹的彩绘。由于仰韶村常有彩陶出土,故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反映了距今 5000~6000年前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当时古人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并饲养猪、狗等家畜。  
  古文化遗址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古代人类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军事、艺术等活动的场所及古城和古城遗址等。具体包括古城和古城遗迹、古道路遗迹、古战场遗迹等。  
  人类历史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而且在不同朝代不仅建有自己的都城和城市体系,而且各诸侯国、邦国也都有自己的都城和城市。经过百年的风雨沧桑,许多历史都城已经堙废,但仍有不少古城名都都经过修茸改造,至今光彩依然,比如西安,北京等。然而更多的还是古都遗址和古城堡。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古都遗址较多,著名的有殷商王朝都城遗址“殷墟”,周朝都城遗址“丰镐遗址”,秦都“咸阳遗址”,汉代都城“长安遗址”等。其中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北约3公里的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两岸。在其范围内出土了大批精致的随葬品,著名的“司母戊”青铜大方鼎高1.33米,重量为875千克,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是罕见的。甲骨文也是殷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安阳殷墟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殷商后期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中国文化高度发展的水平。  
  古道路遗迹中以丝绸之路为典型。丝绸之路是中国汉代开创的将中国的丝织品从长安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运往地中海各国的一条道路。它是一条连亚、欧、非三大洲的陆上交通线。旅行在这条路上,可以游览风光壮丽的高山、大河、沙漠、戈壁,探访引人遐思的长城古道、烽燧,还可以欣赏艺术荟萃的石窟、佛龛和文物。  
  古战役的战场遗址、遗迹及有关历史事件的遗迹无不吸引着游人前往怀古凭吊及观赏。在我国,较著名的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它位于湖北蒲圻县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此处有赤壁、南屏、金鸾三山,起伏毗连,苍翠入绘,景色诱人。赤壁山西南部嶙峋临江,汹涌江水直扑山壁,激浪飞溅,气势磅礴。这里保存有摩崖石刻、拜风台、凤雏庵等文物。历代名人多来此攀登凭吊,咏诗抒怀,如李白的《赤壁歌》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搂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乐此破曹公。”  
  2、古建筑  
  中国长城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长城的修筑可分为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秦统一之后;第二个高峰是在汉代,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最长的长城;第三个高峰是在明代,明长城的质量最好,现有长城多属明代遗物。登上长城,环顾四宇,一派苍苍莽莽的北国风光,城上的敌台与颠峰上的烽燧台交相呼应,如睹历史滚滚升腾的烽烟,如闻当年金戈铁马的铿锵声。雄伟美、险峻美、开阔美油然而生,令人不禁感叹长城的伟大,慨叹河山的壮美。与长城并称为中国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刻画的两条有形线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它南北贯穿京、津、冀、鲁、苏、浙6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条重要的南北水道是南粮北运既有漕运方便,也为今天的南水北调创造了条件。除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之外,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还有雄伟豪华的帝王宫殿,瑰丽多姿的楼阁亭台,形形色色的古代桥梁。就帝王宫殿而言,历史上著名的有秦朝的阿房宫,汉代长安的未央宫、长乐宫,唐代长安的大明宫、太极宫,元代兴圣宫等。目前保存完整的并具有旅游价值的宫殿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现以北京故宫为例简介这种帝王宫殿建筑的特点。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代帝王的宫殿。它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还有高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角各有结构精巧、造型优美的角楼一座。正南是午门,东西两侧是东华门和西华门,北门明代称玄武门,清代改称神武门。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多属砖木结构。整个故宫建筑布局严谨,主次有序,青白石底座,红墙黄琉璃瓦顶,飞檐翘首,既庄严稳重,富丽堂皇,又不乏生动活泼。故宫不仅以其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闻名于世,而且以丰富的宫廷史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 


  中国古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结构体系、丰富的建筑造型、优美的艺术装饰闻名于世,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亭台楼阁在古建筑中可谓是佼佼者,它们形势各异,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同时也是文人学士雅集之所,许多文人墨客的诗作联匾也给它们增色不少。其中江南三大名搂黄鹤楼、腾王阁、岳阳搂十分著名,而黄鹤楼又是最负盛名的,有“天下绝景”之盛誉。黄鹤楼的形制各朝有所不同,史学家认为是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但建筑格调又有共同之处,即“耸构巍峨”、“重檐舒翼”、“高槛危檐”、“势欲飞动”。黄鹤楼在历史上以雄伟的建筑及周围壮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人,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篇篇文华章,其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被历代文人推崇为唐诗七律之首。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众多的诗歌赋、画卷、楹联,使黄鹤楼具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中国的古代桥梁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可以丰富水域风景,以其艺术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历史悠久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河北赵州桥的建筑是世界桥梁世上的创举,一改以往的“石肩拱”为“敞肩拱”。这一改动既省工省料,减轻了桥身的自重,又有利于洪水的宣泄,减少河水对桥梁的冲击,所以桥历1300余年仍保持原状。赵州桥的雕刻艺术亦有很高的价值。石桥两旁的望柱柱头雕有石狮,隋代栏板上刻饕餮和蛟龙,纠缠盘绕,回首怒视,若飞若动,栩栩如生,刻工精细,是隋代石刻艺术的杰作。元观赵州桥,宛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3.古墓葬  
  古墓葬,尤其是帝王、名人的墓葬,是一宗宝贵的旅游资源。古代帝王官宦都是选择所谓“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来建造陵墓的。陵区建筑规模大,用材优,技艺精,并且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在建筑上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思想和艺术水平,因此陵区本身就成为一处风景旅游地。此外,我国古代“厚葬以明孝”,特别是帝王官宦、嫔妃等有许多陪葬品,这些殉葬品挖掘出来变成了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能够完整的反映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状况,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历史价值,这对从事科技工作的旅游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它们为研究我国古代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工艺史以及医学等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也是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保存了各个朝代帝王将相嫔妃等陵墓多处,它们以其宏伟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优美的环境称为旅游胜地。其中典型有秦始皇陵,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陵。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坐南朝北,由三层方形夯土台垒叠而成,陵冢成覆斗状,目前下台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美层台壁均向内斜收。陵内有内外两重墙垣,内垣近似翻新,周长2.5千米,外垣呈长方形,周长6.3千米。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墓的墓顶用珍珠镶成日、月、星、辰,墓内地面建有山川河流,河流内注水银,川流不息,墓中燃着用鱼膏制成的蜡烛,照得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