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河 >> 人才 >> 正文

最新资讯

导游知识之地方文化:客家人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08/3/3 16:36:17  阅读[7907]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是中国移民运动的产物。

  客家人根在中原,後来,客家先民因为 中原战乱而南迁,先後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开山造田,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他们被称为客家,後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的移民运动紧密相连。在历史上,客家先民及客家人,曾先後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客家民系在形成以前就曾有过“秦开五 ”和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 

  秦始皇灭亡六国以後,又派屠睢、任嚣统率50万大军,越过五岭,平定百越,建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为了开发岭南,秦始皇又命令攻占岭南的军人,随军的被秦所亡六国的贵族,官吏,贾人和一万五千无夫之女,就地屯垦,在岭南安家落户。

  这些中原汉人在“与越杂处”的过程中,多数成为广府民系,也有少数成为客家先民。现在龙川有秦、书、李、任四大姓,其族谱记裁,祖先都是随赵佗从中原南迁的完整家庭。

  五次迁徒

  西晋末年,由於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阶级,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引起永康元年的“八王之乱”,继之又在永嘉年间(即公元307-313年)爆发了各地人民反对晋王朝的战争。

  这时,匈奴、鲜卑、羯、氏、疆等少数民族趁晋室危机,各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局面。 西晋王朝在动乱中灭亡之後,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们 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

  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遂形成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潮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

  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於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

  这时,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唐朝“安史之乱”後,国势由盛而衰,相继出现藩镇割据、互相攻战、纵兵残民的动荡局势。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连帝都也迁出长安。

  不久,爆发了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王仙芝死後,由黄巢统领起义军,驰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又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

  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西南和粤东北“比较堪称乐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

  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後的五代时期,历时90年。

  北宋都城开封,於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後,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就达百万之众。

  元人入侵中原後,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於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後由於元兵向南进逼,闽赣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时,客家儿女纷纷从军。仅松口卓姓,就有800多人。 “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转战於闽粤各地。

  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安宁的生存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这就构成了客家第三次迁移运动的一部分。

  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皆自称为“客家人”,以示与“主籍”的区别。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