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禁读令”发布以来,曾备受追捧的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EMBA班被曝纷纷出现官员“退学潮”。
按常理讲,官员积极学习充电,算不得一件坏事,但事实是,到了EMBA这里,学习就已然变了味了。这个问题得先从EMBA的“天价学费”说起。据了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4级EMBA课程学费为58.8万元,长江商学院为68.8万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两年费用高达62万元……
如此高昂的学费,按照公务人员的薪金标准,恐怕要不吃不喝好几年才能攒下,简单的说,有几个人能够真的上的起呢?趋之若鹜的背后还是源自不用自己淘钱的“底气”。有报道称,官员们很少自掏腰包,学费要么是单位埋单,要么是商学院或第三方埋单。
如若是单位埋单,公费花如此巨资去上一个EMBA班,是否符合预算支出管理要求?是否真的是工作需要?经过了怎样的程序通过?
如若是商学院或第三方埋单,那么公职身份能否收受此笔捐赠?为什么是你能够免单?又如何保证这暧昧不清的关系不会成为“出轨”的前兆?
反观部分EMBA培训班的培养目的,仿佛也偏离了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初衷。从“汇聚政界商界优质资源”等频频出现的招生广告语中,不难看出“人脉资源”俨然演变成了EMBA培训的一块“金字招牌”,这也难怪国内的EMBA虽不敢在质量上与国际一流比肩,而价格却直冲一线。同学一场,让一些本来不熟的企业家和官员们混进了同一个“朋友圈”。看似金光闪闪的关系网里,隐隐投射出官商“勾肩搭背”的魅影,这想必也是“禁读令”发布的又一导火索。
事实上,在MBA、EMBA教育体系已趋成熟的发达国家,积累人脉固然是许多人攻读此类项目的原因之一,但如国内如此过分关注“圈子”,尤其是以“官员同学”作为卖点实属稀有。
相比国外而言,国内收费高昂的EMBA培训,入学考试十分简单,培训考核也相对宽松,一些高校在乐此不疲搭建好赚钱平台的同时,却放松了招生、考核、学习质量等教学中的重点,对于EMBA的病态现象更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近期兴起的“退学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EMBA培训的繁荣“水分”有多大。
天价的EMBA何时才能回归理性,回归教育本质?显然,仅靠“禁读令”仍然不够,商学院们更应从自身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好在“金字招牌”没了,动机不纯的那群人见到“此路不通”,自然会降低对EMBA的狂躁热情,从这个角度看,“禁读令”也可以看做是为天价EMBA培训喂下的一剂及时的“退烧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