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 >> 科技 >> 正文

最新资讯

中国应建创新集群的知识生态与协同创新机制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15/1/20 10:13:28  阅读[37828]

  近年来各种区域创新组织形式,如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学园和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产业集群形式不断涌现。我国学术界、政府和实业界也开始对创新集群进行研究,所有以新知识和新产品的产生为目的,并根植于某一特定地理空间的网络组织形态都被纳入到创新集群范畴。在世界范围内,斯坦福+硅谷模式依然是最成功的创新集群形式,无论是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班加罗尔还是国内的各种“谷”都无法取代。原因至少来自两方面:一是斯坦福为硅谷提供了一个无可复制的知识生态;二是硅谷产业链上下游和跨产业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及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能够相互促进创业创新的协同机制。

  知识生态是创新集群的基础

  所谓知识生态是指高校或科研机构独特专业优势以及跨学科人才和知识储备库,在通过产学研结合及在师生参与的创业活动中实现就地产业化的转化机制。知识生态是创新集群的基础,本地化和内生化是创新集群适应知识生态的基本要求。创新集群不是组装和代工贴牌的生产集群,而应具有促进自主创新和引领区域产业升级的良性合作机制。

  国内很多地区的创新集群都普遍存在着核心技术“空心化”和“外援化”特征。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于创新集群作用不大,既没有形成对创新集群知识生态的高端补给,也没有在集群的发展中得以提升自身实力。

  例如大连高新区的动漫游戏产业集群和数字制造产业集群,本地高校中基本没有同动漫相对应的专业,以至于多数装备制造核心企业往往跨过本地高校直接与国内外顶级名校合作建立研发实验室,因此,也就很难出现本地高校师生在该领域竞相创新创业的情况。

  培育创新集群本地知识生态的四大要点

  一、提升各地大学科学园的企业衍生和技术衍生能力。大学科学园的高校应将本校优势学科转化为优势生产力,鼓励高校建立和利用大学科学园预孵化制度,组建科学园自己的中介服务公司和风投公司,学生毕业可享受最优惠的条件直接进入孵化器成立自己公司。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创业成绩应进入其业务考核量。

  二、传统产业升级视野应瞄准本地高校衍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非只寻求引进技术援助。众多中小企业通过创新网络能够经常、大量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使传统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活动能相互促进。

  政府应在高校和传统产业的企业定期设立技术应用和交流平台,方便传统产业的企业和本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接洽,并资助企业向高校设立横向课题,以定向资助专门人才方式获得产业发展的知识生态。

  三、防止“产城融合”中的知识生态真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通过引入部分国际知名大企业集团入驻园区,期待建设好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就能够形成“硅谷”的想法不切合实际,这些科技创新城内既没有大学也没有明确的主导产业,仅仅是商业地产的噱头。

  政府在新城建设中要考虑将本地高校的优势学科或与支柱产业相关的学科整合起来,帮助高校在新城内组建分校区,或让该领域顶尖高校在新城建设工作站和研究中心,以塑造新的知识生态,防止“产城融合”真空。

  四、需要在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中重点强化相关专业,加强创新集群相关专门人才引进和定向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优势学科。

  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的石油工程专业全国领先,这和紧邻胜利油田不无关系。围绕创新集群的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优势学科,不仅能够为创新集群的技术和企业衍生培育知识生态,也能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结合上降低成本,提高产学研一体化的效率。

  以协同创新解决产业集群的三大问题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突破创新主体间壁垒的分工协作,虽然不同创新主体采用的组织形式和面对的市场情况等各不相同,但是产业链上下游和创新利益的共同体关系,却是将创新有效汇聚实现深度合作的基本纽带。具体而言,协同创新能够有效防止产业集群中出现的三个问题。

  “有生产无创新”。这个问题是指企业集中于同一产业链环节,形成在特定区域内以同质生产要素集中投入为特征的集群类型。从长远发展来讲,缺乏产业上游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将受制于产业链高端企业。日本和韩国等国的产业升级经验表明,由产业低端向高端跃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解决思路上,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重要知识和人才基地对产业创新有巨大的推动能力,与企业之间能够就重大技术难题形成协同创新作用。

  首先,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大力引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技术人才,强化专业对应重点产业集群。

  其次,搭建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平台,在科研和产业之间搭起桥梁。例如大连光电研发中心“面向产业发展搞研发,研发成果直接产业化”的经验就值得总结和推广。

  再次,高校应主动与产业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政府需要健全引导调控机制探索高校的对接途径,并针对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营造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企业须向高校设立横向课题,课题结项应由政府、采纳单位和第三方高校专业同行参加。课题在高校中对应科研业绩,课题工作量应具有较大权重和影响力,由此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

  “有领军无联盟”。这个问题是指本地具有基于核心大企业的多个产业集群,但具备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产业集群之间没有实现创新联盟。

  基于产业链的创新联盟并非鼓励地方产业之间破坏市场机制的“拉郎配”,而是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大企业充分利用区域产业集群在创新项目、地域临近性和政策一致性方面的优势,以政府鼓励的形式由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牵头形成突出本地优势的完整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事实上,国内在产业链创新联盟的建设上已经有比较好的尝试,如在北京市科委支持推动下,安泰科技牵头非晶产业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以产业链为纽带共同组建“北京非晶产业链创新联盟”,成功突破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关键技术。

  “有核心无配套”。这个问题是指产业集群有核心大企业,但为核心大企业进行配套的本地中小企业并未形成规模和体现特色优势。事实上,很多核心大企业将企业战略目标定位于创新能力,而生产则分包给配套企业。

  如大连造船、大连重型等每年上百亿的产值中仅有10%~20%是自主独立完成的,大部分产值需要分包配套企业完成,而大连本地中小企业并没有将其转化为潜在的竞争优势,很多订单被南方省市中小企业拿走。

  这将严重制约产业集群的活力、本地获利能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尤其对于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而言,缺乏这种配套发展机制将削弱集群整体优势。

  解决思路上,一方面要鼓励核心大企业寻找有潜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结成长期合作关系,采用订单融资或大企业担保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另一方面由政府牵头,助力本地中小企业和主导产业对接,在科技投入、土地审批、管理培训和信息搜集等方面实现政策上的配套先行。真正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数量规模化、技术专门化、主体本地化的产业“一条街”、“一个镇”、“一座城”。

  (本文系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模式研究”和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加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牵动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宇 郭庆磊)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