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发展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参与高校数量已达23所,对接了朝阳、海淀、丰台、昌平4个区39所中小学,其中,继续加强发展已有附小、附中14所,拟定以高校附小、附中名义创办学校25所。2014年6月27日,北京市教委组织召开了高等院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发展工作推进会,确定高校参与中小学发展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参与中小学学科建设,二是派遣外籍英语教师,三是推进高校附属中小学建设。
考上好的大学,一直是中小学生奋斗的目标。从笔者的学习经历来看,初中老师确实比小学老师水平高,高中老师又比初中老师水平高,大学老师同样比高中老师水平高。如果上中小学时,就有大学老师指导,在学习中能少走很多弯路。这样的想法笔者读初中、高中时就有过,不过,只是想想而已,不可能实现。北京市高等院校参与中小学发展工作,在高校和中小学之间搭建了另一座桥梁,除了高考,中小学生又有了一个途径直接聆听高校老师讲课,高校也因为直接关注中小学发展而接地气。
高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发展的三种形式,都很有针对性。参与中小学学科建设,给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对中小学教师的启发很大。中小学教师的课程任务很重,很难抽出时间来对某一问题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知识更新相对较慢。大学老师普遍从事科研工作,他们的体会更深,视野更开阔。大学老师和中小学老师一起研究学科建设,会给中小学学科建设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
在大多数中小学校,外籍英语教师很少。而高校要是没有外籍英语教师,就是有些不正常的现象。高校向中小学派遣外籍英语教师,对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师水平,作用显而易见,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加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推进高校附属中小学建设,对高校和城市是双赢。高校能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服务社会,增进与城市的联系,社会也能接受高校智力资源的辐射,分享高校发展的盛宴。高校与城市互利互惠,发展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更顺畅。
教学具有连贯性,高校的教学跟中小学的教学,本来就是分不开的。高校尤其要考虑到中小学的教学情况,根据中小学的教学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高等院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发展工作,实现教学上的无缝对接,将过去零散的、个别的了解中小学教学,变为常态化,价值不容低估。
高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为了促进教学公平,提高中小学整体教学水平,还应该让更多的中小学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享受到高校的阳光。特别是要考虑到普通学校的孩子,因为普通学校更有代表性,更需要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