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 >> 娱乐 >> 正文

最新资讯

教改不能增加家庭和社会成本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15/4/2 16:09:34  阅读[13244]

  ,近日,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妈妈致信媒体,讲述了她对小学教改的困惑。比如,孩子的作业需要全家动员,没帮孩子画画,女儿就被“穿小鞋”。学校里的活动,家长是否帮忙与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相关。这位妈妈感慨,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名家长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这位妈妈的感慨与困惑,其实也是许多家长的心声。素质教育和“减负”实施以来,如今小学生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和70后、80后家长当年的教育环境已经迥然不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家庭作业的“升级换代”,作业动辄就要以PPT上交,呈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当然,家长的无奈与苦恼,也不能全部归咎于老师。老师只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执行者,体系之轨伸向什么方向,他们就沿着什么方向推进。所以,“学生减负、家长受罪”病因并不在于具体布置作业的老师。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归根到底,还是有关素质教育、“减负”等教改举措存在着一些不足。除了五花八门的小学家庭作业,这种不足还体现在:“减负”新政越推越多,学生们放学时间越来越早,大多数小学都是下午3点左右放学,而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家长的工作时间,怎么挤出时间接孩子放学,让家长们无比苦恼。但这些苦恼,似乎很少在教改决策者的考虑范畴。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所以,教改的问题也不单单只是教育领域内的事,也必须考虑家庭、社会所负担的成本。让孩子的素质越来越全面、让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小,这些本是好事,但相关政策落地推行并强化之后,反而引起家长的不满。原因在于,教改决策者并没有把教改当作一个系统问题来看待,而只是将其看作“校园内的改革”。即只要学生在校园内减负了,剩下的问题无论变得多么复杂,都和这项改革不再相干。

  任何一项改革,都应该通盘考虑,哪怕是上下学时间、家庭作业这些教育细节的改革,也都应该紧贴现实,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也要照顾家长。一言以蔽之,教改不只是校园内的改革,不能预设孩子背后都有全职家长。不顾及校园之外的社会成本,只盯着校园里的那点事,这样的教改很难说是成功的。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